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7.3)
2014-08-20 16:20:30          编辑:唐亦琦 | 作者:佚名          浏览量:9314

 

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东安县委  东安县人民政府

(2013年7月3日)

 

一、东安县基本情况

东安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东界市内的零陵区、冷水滩区,南邻广西全州县,西接邵阳市新宁县,北连邵阳市邵阳县,占地面积2219平方公里。全县辖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7个乡镇,502个行政村,7个社区,30个居委会,总人口63万人。

二、2012年以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创建文明县城作为改善县城环境,打造县城形象,提升县城综合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东安人民的广泛共识和不懈的追求。特别是2012年以来,我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科教兴县、和谐安县、实干振县”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五个东安”,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龙头,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紫水湿地公园”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打造“中国德文化之乡”、“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竹产业科技园”等重点工作,“生态东安,宜居县城”的城市品牌逐步形成, “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年芦洪市镇被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镇”,2011年白牙市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 2013年我县被省爱卫会授予“湖南省卫生县城”,2004届—2010届连续两届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一)落实三个到位,确保创建工作坚强有力。

1、组织机构建到位。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四大家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直单位各明确一名创建专干、一名分管领导,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专干配合抓,干部职工参与抓”的具体工作机制,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创建制度定到位。县文明委制定工作职责,指导、协调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乡镇创建活动,各成员单位在县文明委的统一协调指导下,明确职责,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组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一是制定创建规划。制定了《东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2012—2014年)三年规划》,并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县城发展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宏观管理。二是细化管理考核。把《全国文明县城测评细则》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了《东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方案》和《东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任务分解表》,明确重点任务、明确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实施责任制推动,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任务件件完成、项项达标。三是落实问责制度。制定了《东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奖惩办法》,对创建工作不配合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部门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3、合力共建促到位。在抓好工作责任分工、目标任务分解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督导考核体系。一是拓展监督主体范围。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新闻媒体对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进行监督,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相关议案、提案、建议,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二是建立检查通报制度。为了加强动态管理,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牵头,每个季度不定期地组织各种督促检查活动,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年度内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

(二)拓展三大宣传,确保创建工作影响深入。

1、社会宣传,打造舆论引导的基层阵营。为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各项工作转化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利用县城各单位的电子显示屏,对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进行了滚动宣传,在县城主要交通干道、重要部位点及路口设置大型户宣传牌,在各单位、各学校、各社区设置宣传栏,每年召开专题会议,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明确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2、新闻宣传,打造舆论引导主阵地。以县电视台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辟创建专栏专题,播发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宣传标语,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工作的举措和成果,先后拍摄制作了《舜皇山下竞风流——东安县文明县城创建纪实》、《为了东安的长治久安》、《秀美东安》、《舜风楚韵•武术之乡——东安》等专题片,全方位介绍东安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开辟了“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县城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城市点评”等专题专栏,同时,宣传一批文明道德建设正面典型,曝光一些不文明、不道德行为,通过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新闻宣传报道,激发全县人民共同参与创建的热情。

3、网络宣传,延伸舆论引导的辐射影响。通过县新闻网(红网东安站)、红网东安手机报、县政府网站等主流网站制作发布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专页,及时反映我县创建工作的动态,同时宣传各种道德行为规范、文明用语、文明礼仪等相关知识,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突出三大建设,确保创建工作保障有力。

1、突出经济建设。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市投资最大的神华国华永州电厂落地东安;全县人民期盼多年的芦江水库完成立项;湘桂高铁通车;冷东公路二期全面完工;石期市新大桥成功合龙。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8家,格润新能源、创辉电子、阳辉电子等企业不断壮大。三是加快第三产业建设,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6.9亿元,增长12.6%。

2、突出生态建设。一是生态产业来势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1.6%,大树进城和“三边”绿化工作不断加强。二是生态城市亮点多,完成了崇德广场、紫水三桥、步程路等东安东站配套项目建设,打造了潇湘第一城样板小区和官田河东岸风光带样板路段,建好了紫水河北岸风光带、新吴公塔、新广利桥、尚武广场等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休闲、娱乐、观光场所,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7平方公里。三是深入推进“路灯下乡、照亮东安”工程,县城新建路段和冷东公路二期全部安装太阳能路灯,山清水秀地干净、环境优美人宜居的县城品牌形象不断提升。

3、突出法治建设。一是民主法制深入推进,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的职能得到加强,县政协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充分发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项目33项,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二是矛盾化解富有成效,按照“四线”要求,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实现了全国、全省“两会”期间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零指标”管理。三是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深入推进平安东安建设,实现了电子监控全城覆盖;依法打击处理了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全县实现了“四个没出现”,即没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没出现重大刑事犯罪,没出现重大负面事件,没出现重大信访案件,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注重三个加强,确保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1、加强普及科学理论。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狠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工作,建立县委和全县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定期举办培训班、读书班,邀请知名理论专家、教授来东安讲课,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较高层次的理论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和培训,提高了干部群众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发展观念明显增强。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制定“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安排意见,组织开展了“道德讲堂”、“送温暖献爱心”、“共铸诚信”、“文明信用户”等各具特色的系列道德实践活动,采取“四进社区”、“五下乡”等形式,深入全县各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场巡回宣传。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一路一河谱新歌,我为东安添光彩”、“五个十佳”(十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十佳文明个体工商户、十佳文明市民、十佳农户星级标兵、十佳文明服务示范车)和 “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以及“学习雷锋精神,争当雷锋精神传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深入开展“东安精神”大讨论,提炼出“崇德尚武、包容纳新、朴实诚信、勇于争先”的东安精神,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参与,从而推动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不断深化。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县里成立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东安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组织青少年学习文明礼仪和道德规范。我们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仅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而且还建立健全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大了对文化市场整顿和规范力度,有效地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和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文件精神,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组织开展文明餐桌示范店、示范食堂创建和评选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政通人和、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抓好三个机制,确保创建工作管理不断完善。

1、建立文明创建机制。县里先后出台了《东安县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县城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东安县城主要街道秩序的通告》、《城市“门前七包”管理办法》、《关于禁止在县城主要街道燃放烟花鞭炮的决定》、《关于每周五为县城全民环境卫生日的决定》、《龙溪河管理办法》和《紫水河流域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创建工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城市“牛皮癣”治理、小街小巷清扫保洁、街头流浪乞讨、违章建设、市场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施工秩序、生态环境治理等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责编:唐亦琦

  下载APP

东安融媒